010-58480317 点击联系我们

凡客搞开放?第三类电商的“突商务英语专业词汇然死亡”

添加时间: 2013-10-15    点击:0

凡客是我喜欢的国内品牌,且不局限于电商领域的。

还是在BFC工作的时候就经常和身边一堆做PR的朋友不止一次表达过对凡客这个品牌的欣赏,并且替陈年放过话——中国电商有三种模式,淘宝、京东和凡客。

喜爱凡客的理由其实很简单,因为它是一个有“思想”的品牌,而不是一个电商也不是平台;凡客是最有可能成为快时尚的轻品牌,有设计感、足够便宜,以及足够有创意的广告,都使得曾经的凡客在电商中显得很文艺,这是一个有可能“傲娇”的品牌。

只是,后面的故事并不是我们期待的,凡客没有成为那个想象中的快时尚品牌,和他的同行们一样都经历了泡沫和危机——泡沫鼎盛的时候凡客整过平台,嗯,陈年自己也说一个卖拖把的凡客不是好凡客,也经历了IPO不顺带来的资金危机。

这些经历都使得凡客这个品牌身上的那些光芒慢慢的在消散。

凡客曾经最喜欢讲述的设计师故事没有了,精彩的广告和宣传也没有了,至于传说中的品牌溢价,更是镜花水月般的如同过往的梦呓…

一个那么会讲故事的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就这么泯然“众人”。

如果回顾凡客的快速崛起,就不得不提到一个成为历史的名字“PPG”。

 

这是一个曾万众瞩目的电商,或者说服装品牌,它的崛起和崩盘都是那么的传奇;在不经意间,通过杂志广告和互联网投放,PPG成为明星级品牌——而且PPG让很多,在商场和专卖店之间被烂品牌和高价格吓跑,或者在动作元拎着黑袋子装淘宝店主的很多男性找到了另外一个选择——那个时候,国外那些快品牌和优衣库们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的常见。于是,PPG火了,而随着一则欠款的传闻,PPG挂了——

事后很多人都在反思,但,国内服饰品牌的坏日子来了,那个曾经整点好名字电视做两轮大广告就把衣服卖个万儿八千的“好日子”终于过去了。

随着快品牌杀入中国和电商的普及化,很多国人的消费被改变——性价比更高和品牌好的快时尚成了主流消费被追捧;嗯,从我个人而言好日子来了,买衣服啥的不需要头疼了,就那几个品牌,穿着舒服的就ok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凡客在这个背景下颇有些犀利的脱颖而出,还记得它曾经讲述的故事吗?克服PPG的错误,曾经卖书的陈年给电子商务注入了些许的文艺气质,于是凡客这个品牌随着韩寒李宇春们迅速成为又一个明星级产品——

故事到这儿似乎有个转折,如果是个人来看,凡客应该更注重产品,从设计到质量,甚至应该考虑像优衣库们那样开设大的品牌形象店——直到现在国内似乎也没有一家成气候的快时尚品牌吧,这本应该是凡客成长为大明星的必由之路啊。

在后来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IPO未遂陈年反思——接着就是天猫改名京东狂飙苏宁追击等等。

电商又成了两种模式,天猫和亚马逊——亚马逊也有平台,也有自己的明星产品,但很遗憾,凡客正在被遗忘,边缘化。

陈年说凡客要开放,因为吃了初刻的甜头,是啊,初刻可以沾凡客的流量,淘品牌可以沾凡客的流量的光,但凡客自己的光在哪里?是品牌还是平台?可能真的不重要,赚钱当然更重要——但赚钱需要讲述的那个好玩的故事,不应该被这么的抛弃,未能IPO不应该成为否定“快品牌”的理由,真的。

品牌,成功的商业,都需要有个好故事。凡客的好故事,似乎讲述完了。

回到标题,个人喜爱的那个凡客突然死亡了,但这不一定是凡客故事的结局,或许故事可以更美好,只是我可能来不及实现我在凡客的第一次主动消费了。

 

原文首发微信公众账号:围观侃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