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8480317 点击联系我们

天猫电子商务专业属于规则之“规范冲动”

添加时间: 2013-10-15    点击:0

对于天猫来说,一家如此庞大,拥有规模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的电商群体,规则及规范确实是至关重要的。

不过,对于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天猫来说,规范却往往成了“规范冲动”。经营天猫店的商家,可以有切身的体会,那就是隔不久,就有一些功能及规则方面的调整,有一些是好的,但往往也掺杂着不便于商户的功能及规则,甚至有一些莫名其妙的,让人无所适从。笔者作为天猫网店的运营人员,无意于“黑”天猫,仅仅是提出自己所认为不合理的地方,希望天猫能够本着改善天猫生态,便利合作伙伴的原则,在以后的规则及规范的制定过程中,能够充分考虑商户及买家用户的便利和利益,多一些维度思考问题。

我举例天猫最近的一项重大更新,来说明天猫某些规则可能对商户造成的不利影响。

4月中旬,天猫进行了大规模更新,头部吊顶版式及商家信息展示位、折扣信息展示样式,都做了调整。这些可能有好的影响,可能有坏的影响,但影响不是很大。但有项改变,影响非常大。那就是女装货号编写规范。3月出炉,3月28号生效,并未做有效果的信息推送,大多数商家不知道有这个规范。按照这则规范,天猫商家的货号,必须按照品牌、年份等数个信息组成,且必须有字母。这样一来,我们因为是全数字的,自然是不合乎规范的。偏偏我们还不知道。4月中旬,也就是上周,我们店铺的上新功能被取消,在宝贝编辑页面,显示“该品牌不允许上新”。一查原因,居然就是货号不规范,需要重新申请,或者经过“天猫商家货号认证”。

让人无所适从的是,我们事前并不知道货号规范的存在,更加没有任何说明需要进行“天猫商家货号认证”,当然,如何进行&ldquo微电子学专业排名;天猫商家货号认证”, 也没有只言片语加以说明。而如果不被允许上新品,意味着我们的运营能力,被一键大打折扣。虽然可以发货商品,但却不能当成新品,无法享受14天的扶植周期,错失一大截流量。持续的周期性上新,往往会被系统记录为运营状况良好,是可以得到权重加分的,一被取消,意味着权重被降。

其实,货号,本来就没有多大必要如此仔细而微的规范,除非是标准产品。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要规范,也应该能够对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详加说明,并对如何认证作出详细的操作说明。比如,我们现在肯定需要进行“天猫商家货号认证”。但是,找不到任何入口。我们甚至不知道,货号规范,是应该全店商品全部更新货号,还是仅仅是新品需要。如果必须全部更新,上万件库存,都必须回厂加工,洗水唛、吊牌都需要重新打印,这很显然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如果是后者,又存在一些问题,一批2月份就在准备的新品,已经快有一批快加工好了,是否需要更换?以及是否仅仅像天猫运营人员提交打印好的吊牌及唛头信息即可?

再有一则,同期,更改了“适用人群”属性。淘宝系原本把用户群体分成各个年龄段,其中有一项是25—35,年龄跨度达到10,对于有些商品来说,是不适宜的,修改下,确实有必要。但问题是,却又修改成了25-29及30—34,两个年龄段,其他年龄段也是如此。这就又可能存在问题,有些商品,它的年龄跨度本来就可能达到10年以上的,这下缩短了一半,是否意味着放弃另外一半用户?其实,天猫应该让卖家自行设置适用人群年龄段,而不是一刀切。

总而言之,希望天猫的规则,能够充分考虑商家的便利,并尽量有效通知到卖家。最好是对于一些关键改进,能够让卖家提点意见,并给卖家预留改进的时间空余,而不是打商家一个措手不及。最重要的是,重大规则调整及实施,一定要给卖家提供便利的沟通渠道或者是调整通道,不然会让一大批卖家头脑不已。作为合作伙伴,服务缺失,可以谅解为人手不够,但不能添堵啊!拒绝“规范冲动”,让规则、规范为商家服务,为买家服务,而不是为了规范而规范。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林听在线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lejinlin.com/archives/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