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8480317 点击联系我们

专注:慧聪网与阿里巴巴的差异化之路

添加时间: 2012-09-11    点击:0

  作为一家有着20年漫长历史的企业,慧聪网在中国算是颇有年头;但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慧聪网却仍然年轻。

  1992年创业,到2012年,这20年企业生涯中,最令慧聪欣喜的事,应该是2003年在香港成功上市,而最痛苦的事,恐怕就是转型互联网时,迎面遭遇阿里巴巴了。

  2006年,现任慧聪网CEO郭江(微博)出任慧聪网首席运营官。上任不久,他就出售了中国搜索和电视广告业务,将公司名称由“慧聪国际资讯”更名为“慧聪网”,宣布全面转型至电子商务。

  很明显,在互联网的猛烈冲击下,慧聪当家的纸媒分类广告业务已经没有太大的出路。慧聪作为B2B行业的老大已成昨日黄花。业绩飞速下滑,前途众说纷纭,已经10多年历史的慧聪岌岌可危。向互联网进军,成了慧聪网的不二选择。

  “这条路不好走,因为前面拦着的是中国最成功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郭江说,“但是,再难,我们也必须走。对慧聪来说,生死在此。”

  “既生瑜,何生亮”,多年来,阿里就像横亘在中国电子商务创业者面前的一座大山,也挡在了郭江的面前。如何学习阿里,如何赶上阿里,如何超越阿里,这成了所有慧聪人的课题。郭江的答案是差异化:“只有差异化阿里,我们方有出路。”

  研究慧聪网的历史,研究慧聪网与阿里的差异化之路,有几个词值得大书特书。

  首先是专注。

  转型之前,慧聪的主业以分类商情广告为主,服务对象基本上是企业,十多年的时间也积累了大量的企业客户。这个特点让慧聪转型时,很自然地走上了B2B之路。

  最近几年,B2C可谓是如火如荼,而B2B却一直被唱衰。领头羊阿里巴巴时不时就陷入舆论的中心,2011年卫哲下台,2012年的股票私有化,B2B也被称为夕阳西下,中年危机。每谈及此,郭江多少有些愤愤不平:“B2B是中国创造,中国所独有,直接与中国制造相关,说B2B不行,不就是在说中国制造也不行了吗?”在郭江看来,B2B立足于中小企业,帮助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寻找精准的市场机会,是企业贸易的重要平台。B2B从无到有虽然只有十多年,但创造了数以万亿的市场交易额,占整个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的80%以上。也正因为有了B2B的大规模发展,才成就了B2C,中国电子商务产业链才得已完整。

  慧聪网首席技术官洪广志也认同郭江的观点,在他看来,B2C已经完全竞争,B2B还很粗糙,还处于不完全竞争的状态,所以会有更多的市场机会。

  “B2B是我一辈子要从事的行业,”郭江强烈地表示,“慧聪的战略就是专注于B2B,专注于内贸,外贸这辈子和我没关系。”

  在专注的问题上,实际上慧聪也走过弯路。回忆起这段历史,郭江说:“慧聪做B2B出身,但上市以后没有专注于B2B,我们做了类似中搜这样的公司,也做了电视广告公司。我们走的弯路是过早地多元化了。这几年慧聪又重新聚焦到B2B上,聚焦到我们擅长的行业之上。这是我们最最重要的战略决定,回归到B2B的主线上。”

  2009年,郭江不得不将花开富贵公司售出,这家公司以外贸为主,运营三年但始终没有放量。此时,中国外贸出口也急剧下滑,以外贸起家的阿里巴巴无论是收入增长率,还是付费会员数均已走上下坡路。而慧聪网此前基本上服务于国内企业,做内贸有着先天的优势,转型并专注内贸也是必由之路,不把资源集中在一起,将很难与阿里抗衡。“内贸市场很大,完全可以满足慧聪网的市场需求。专注内贸是为了看好自己碗里的肉,外贸就让它跑去,人要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显然,慧聪并不愿意与在外贸B2B已经形成绝对优势的阿里巴巴形成正面对抗,而选择更有发展潜力的内贸领域。

  2012年年中,阿里巴巴退市之后,对B2B进行分拆,员工转岗,原有的B2B组织体系完全打乱。有专家对此表示,阿里B2B已经被进一步“弱化”。郭江对此表示:“阿里可能有阿里的考虑吧,可能会在广度,在电商产业链上下功夫,但慧聪会进一步加强对B2B的投入,B2B是我一辈子要从事的事业,我们要专注,要做深度。”

  专注B2B,专注内贸还不够,慧聪又确定了46个主营行业,进一步集中资源,精耕细作。其中,工业品电子商务经营31个行业,消费品电子商务公司经营15个行业。“在工业品领域,我们比阿里强很多。”郭江对工业品B2B领先于阿里的优势还算满意。

  一山不容二虎,阿里巴巴在互联网业务上先于慧聪网,并很快确立了规模优势。要与阿里竞争,差异化是唯一办法,而专注,则是慧聪有别于阿里的第一步。

来自:腾讯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