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析基础指标理解(二十)——转换前访问次数

添加时间: 2013-03-09    点击:0

 【编者注】从基础的数据指标到KPI指标的定义有一段"漫长“的距离,基础指标理解通透并不代表KPI,趋势、对比度衡量缺一不可,那么关于网站分析的kpi指标考量要注意那些呢?今天要理解的指标是转换前访问次数。

 

      在转化门槛比较高的业务模式中,为了通过转化前平均访问次数来判断营销活动宣传效果,必须为其设置合适的目标值。

一、定义

       转化前平均访问次数如下定义:

                        转化以前的总访问次数 / 总转化数 = 转化前的平均访问次数

       要实现上述计算,必须有区分“转化完成访问者”和“没有发生转化的访问者”的功能,但并不是所有的网站分析工具都具有此功能。该网站数据分析KPI横跨多次访问进行统计,所以如果访问者删除cookie,会直接影响统计值的精度。

二、表现形式

       将该网站数据分析KPI根据不同的营销活动分开来计算比较有效。使用能够针对每次营销活动进行统计的网站分析工具,比较各个营销活动的转化前平均访问次数,对寻找高效的宣传营销方式很有用处。

三、预期目标

       该网站数据分析KPI的期望值根据开展中的营销活动种类和转化的种类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购买单价高的商品,访问通常会多次重复访问网站。相反,像显示“免费”获取之类的横幅广告,直接促使访问者行动时,转化前的平均访问次数普遍很低。

       对于不同的网站,无法预估该KPI值,所以在制作网站KPI报告,向组织内分发之前,应事先试着了解访问者转化行动。网站分析师需要培养把握相关数字的感觉,就能够在经理提出“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之类的问题时知道如何应对。

四、行动

       对该指标设置一个理想的目标值比较困难,但是转化前的时间越短越好。转化前的时间比平均值长的营销活动,要深入关注,追求更高的转化率、更高的购买价格或更低的运营成本。如果两次营销活动所有的要素都完全相同,比起转化前时间比较长的营销方式,应该优先运用转化耗时短的营销方式。

Google analytics的TimeLag(转化耗时)与Time to Purchase(购买前所耗天数)报告

图: Google analytics的TimeLag(转化耗时)与Time to Purchase(购买前所耗天数)报告

       转化前平均访问次数比较多的网站,要检查与转化行动相关联的要素。使用A/B测试,寻找转化的瓶颈,找出能够促使访问者转化的最恰当的要素组合。

本文节选译自Eric T.Peterson的《网站分析KPI大全》

Via:网站分析数码林

 

推荐内容1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