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分析基础指标理解(五)
添加时间: 2013-03-09 点击:0
图:每次访问的页面浏览数变化趋势
一、定义
一定时间段内的页面阅览总数除以同一段时间内的总访问次数:
页面浏览次数 / 总访问次数 = 每次访问的页面浏览数
通过对不同的访问者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这种指标的计算,可以进行更有深度的分析。很多的网站分析工具能够自动计算出这些数值。
二、展现形式
在以广告为收入的模式下,作为每次访问平均页面浏览数的补充,可以使用每一次页面阅览次数的货币价值。利用每千次显示广告费(CPM: Cost Per Thousand)来计算平均的价值,计算公式如下。
(CPM/1000)× 每次访问的页面浏览数 = 每次访问的平均价值
例如,平均CPM为25美元,每次访问的页面浏览数是3,那么 ($25÷1000)×3.0=$0.075 就是每1次访问的平均价值。
三、预期目标
预期的平均页面浏览数依赖于网站的商业模式:
1. 媒体、内容型网站:页面阅览次数越多,收入就越多的这种CPM收费制的商业广告,旨在通过增加每次访问的平均页面浏览数,来达到提高每一次访问的平均广告价值的目的。
2. 营销、EC型网站:营销网站,电子商务网站,一般都是旨在吸引访问者,来达到提高每次访问的平均页面浏览数目标。但是,根据网站的目标不同,平均页面浏览数并不是越多越好,平均页面浏览数过多也有可能是一些错误的导航引导访问者访问混所导致。
3. 服务支持型网站:这个指标值越低越好。特别是网站地图类似的导航页面访问次数越少越好。
四、行动
1. 导航:因为导航太过复杂,访问者需要辗转访问很多网页才能找到想了解的情报。这样就有可能在其中一个网页放弃然后退出网站了。
2. 内容:如果未能保证web网站的基本排序,网站上的文章不明了的情况下,访问者会退出网站。相反,文章通俗易懂,能够引起访问者的兴趣,使访问者对文章作者有所了解,这样访问者就会有再次阅读的欲望。就能提高页面阅览次数。
3. 检索性能:如果网站内的检索准确性低的话,在搜索情报时就不得不进行多次搜索。如果搜索准确性高的话,不用太多次数的搜索就能找到想要了解的情报。这样就会降低网站阅览次数。
4. 营销力度:如果营销目标设置的过于随便的话,访问者就不会浏览太多的页面。相反,适当的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营销,访问者就会浏览更多的页面。
在分析每次访问的平均页面浏览数出现的问题时,参照使用的网站分析工具所提供的网站停留时间和网页平均阅览时间也是很有效的。在判断站内搜索使用情况时,最好分析一下【站内搜索使用率】,【无搜索结果率】,【每次访问的平均搜索次数】。
本文节选译自Eric T.Peterson的《网站分析KPI大全》
Via:网站分析数码林